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大河之南:中原地区的魅力所在(图)

大河之南:中原地区的魅力所在(图)

2010-11-19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新浪博客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12年后,唐取隋而代之,再一次对洛阳进行大规模扩建。鼎盛时期,天下舟船所集,常万余艘填满河路。中外旅上莫不辐辏,洛阳人口达百余万,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之一。

  舟通南越货,城背北邙原

  帝宅夹清洛,丹霞捧朝暾。

  ——唐·韦应物《登高望洛阳城作》

  洛阳还是中西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,这些出产于古都洛阳的唐三彩器物,一改陶瓷的单色调传统,斑驳灿烂同着商旅们的驼队,穿越漫漫的丝绸之路,将中原的繁华和富庶遗撒万里古道。

  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,说的是开封。北宋时期,汴河与大运河的沟通,使得开封成为大运河最为重要的枢纽。当时汴河一路,每年仅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达700万石之多。舳舻相衔,千里不绝,汴河两岸一片繁华。

  传说黄河中跃出一匹龙马,背负河图。伏羲恍然大悟,一画开天,作书契以代结绳记事,将华夏远古先民引出蒙昧时代。大禹年间,洛水中浮出神龟,背负洛书。大禹受此启谕划天下为九州,创立了洪范九畴。

  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----《周易·系辞》

  这些刻在巨石上的符号就是河图洛书。不论后人如何猜测这些符号的指向,有一点是公认的,这些来自黄河的符号赋予了黄河特殊的文化意蕴。

  李学勤(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):今天我们说河南,不但是自古以来的一个文化中心、帝王之都,而且呢,应该说是我们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地带。

  2000多年前,中原大地上,诸子们伫立黄河岸边百家争鸣,开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黄金时代。卫辉市顿房店乡的比干墓,讲述着冒死谏言的故事。这位被商纣王剖心的老臣,其惨烈和悲壮的死,展现出亘古第一忠臣的形象。比干祠内的这一石碑,碑文中感慨 “呜呼介士,胡不我臣”,撰文者对比干崇敬之情发乎内心。谁能想到,写这篇文章的竟然是一位异族皇帝——北魏孝文帝。

  严文明(北京大学教授):魏孝文帝应该说,我们如果讲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上,他是起了很大的作用。他以一个少数民族叫入主中原吧,他是看到了中原文化,他原来建都在大同,那个叫平城京,那还是不够,所以后面他就迁都洛阳,这才到了文化的中心。天下之中,它也不是光一个位置的中,这个经济文化中心都在这里。他就感到了差距,所以他要求他整个的民族都学汉族、都学汉文化。

  汉文化对一个武力上获胜的外族,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,再一次证明了文化的最终力量,证明了最彻底的征服是文化的征服。这是从外到里渗入血液、深入骨髓的征服。北魏孝文帝的深谋远虑,一个直接的后果是,东汉时期进入中国的佛教进一步本土化了。当佛学思想与当时的玄学思想结合时,它们终于在中原生根发芽。

  楼宇烈(北京大学教授):到了东晋时候,佛教文化就开始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。不仅在理论上面,而且在文学艺术上面,甚至于渗透到了民间的生活习俗。很多民间的一些信仰里面,都有佛教造成的影响。所以这样呢,佛教慢慢、慢慢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。也就是说本土化了,它完全本土化了。

  佛教的传入,使中华文化遭遇到了外来文化的第一次挑战。历时五百年,佛教最终在嵩山脚下的少林寺尘埃落定。禅宗的出现,无疑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中原文化巨大的融合力,由此可见一斑。元祐八年的冬天,远道而来的学者杨时和游酢直奔嵩阳书院,拜访洛学大家程颢,程颢谓之曰:吾道南矣。洛学终于由杨时传至朱熹,成为程朱理学。上升为此后中国八个世纪的思想圭臬。或许僵化、守旧的种子也悄悄埋下了。

  高耸入云的太行、王屋二山,愚公移山的故事久久回荡。传说中的愚公,以及愚公无穷尽的子子孙孙们生命不止的劳作,使得历经浩劫的中原,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崛起。

  汤阴岳王庙中传出的是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,是还我河山的仰天长啸。作为军人,文臣不爱钱,武官不惜死。天下自平的道德境界,足以使岳飞名垂青史。但是,比岳飞战功更加熠熠生辉的也许是怒发冲冠的《满江红》,还有“还我河山”四个大字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河南        
热门景区排行榜